電動掃地車正在為城市環衛工人帶來人性化新體驗
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,日常生活垃圾不斷增加,環衛工人數量有限,導致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一直很高。環衛工人作為“城市美容師”,為人們的環境維護做出了巨大貢獻。同時,他們的工作條件艱苦,飽受日曬風吹,工作時間長,難以照顧家庭和孩子,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許多實際困難。因此,地方政府應在妥善采購清潔設備(垃圾清掃機、電動清掃機、垃圾壓縮機)的基礎上,拓展實施環衛作業新模式,降低環衛工人勞動強度,縮短勞動時間,展現對環衛工人的人文關懷。
如鄭州市政府為維護我國城市建設街道的全天候保潔,兩年內中國先后新購置了一批掃雪車、道路清掃車、垃圾分類壓縮車、垃圾桶箱等環衛基礎設施,提高環衛作業的機械化發展程度。并通過企業推行錯時保潔人員工作激勵機制,提高環衛工人的工作學習積極性,緩解了環衛工人短缺、勞動需求量大的狀況。以前環衛工人每日經濟工作需要時間我們都在12個小時左右,中間休息活動時間研究很少,而且他們經常利用周末假日不能得到休息,很多環衛工人因此對于無法提供照顧孩子家庭。從去年5月開始,將兩名環衛工人主要分為一組負責一塊重要區域的保潔服務工作,實行錯時輪班上崗,這樣環衛工人每天完成工作實踐時間問題就可以實現基本穩定在8個半小時左右,有了更多選擇自己的時間,陪伴家人照顧幼兒家庭。在冬天道路保潔工作量比較少的情況下,實行冬休倒班制度,干一天休息一天,使保潔員在冬季施工作業量小的情況下才能得以調劑休息。
通過實施環衛運行新機制,鄭州市環衛工人的責任感和合作感明顯增強,基本實現了城市道路全天候清掃,垃圾隨生產掃蕩,環境衛生明顯改善。
當然,保持一個清潔衛生的環境不僅僅是環衛工人和地方政府的事情。廣大居民應自覺愛護城市環境,不亂扔垃圾,從根本上解決垃圾問題,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