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風吹麥浪
|? 時雨及芒種,四野皆插秧。家家麥飯美,處處菱歌長。庭木集奇聲,架藤發幽香。
又到一年芒種時。我們常常在想,中國人在乎芒種,是因為什么呢?
農民重視芒種,諺語里講:“芒種芒種,有收有種”。一方面要收麥子,一方面要種稻子谷子。
“春爭日,夏爭時”農民忙忙碌碌,爭分奪秒,是為了一年的收成。
古代文人青睞芒種,花神踐行、青梅煮汁、安苗祭神,這是古代文人對季節流轉的浪漫詮釋。
綠肥紅瘦的時節,雖暫時餞別花神,卻有榴花開欲燃,花事終未了,等待雨荷的仲夏日。
哲學家看重芒種,損益盈虛,與時偕行”,天地自然有自己的規律,認識自然之子,要尊重自然。
應種則種,當收則收。和天地萬物同聲共息,這樣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。
我們喜歡芒種,或許是因為里面有收獲的喜悅與美好,也有播種未來的希望。
我們對芒種的情感,從來都是如此美好又期待。
Grain in Ear
芒種忙種,是夏至之前的小舍得
遠處蔚藍天空下涌動著金色的麥浪,微風帶著收獲的味道吹向臉龐。想要收獲,要想得,必須舍棄即愿意付出。
雖然芒種人們不得不舍棄休息,卻也未忘心中的閑適。
此時,鄉野處處鋪綠疊翠,麥浪滾滾,杜鵑啼鳴,黃杏滿枝,宛如一幅無邊的風景大畫。
有2021的這第一次的收獲,又不慌不忙播下新的種子,芒種,有忙有種。
生活再忙,該當忙而不亂;內心煩擾,不若淡定與從容,穩穩向前!
所以,這樣的夏日,在我們看來,正是夏至之前的小舍得。
Grain in Ear
芒種忙種,你且青梅煮酒,風雅一夏
黃梅時節家家雨,青草池塘處處蛙。時至芒種,正是梅子成熟的時節。
這時候梅樹上剛結出的梅子,直接吃會很酸,于是古人就發明了煮梅。
芒種時節,自己動手,既飽口福又增添了幾分風雅的形式感。
梅子黃時雨,已經被詩人們寫出百般情懷。當人們把青梅做成各種美食,就已經擁有大自然的歡喜。
青梅煮酒,仲夏已至。與三五好友,談天論地,淺酌一口,滋味入心,只有自己知道。
生活的酸辛與甘甜,調和出一壺有著獨特風味的青梅酒。
/芒種三候/
一候“螳螂生” | 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受到陰氣初生而破殼生出小螳螂
二候“?(jú)始鳴 | 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,并且感陰而鳴。
三候“反舌無聲” | 能夠學習其它鳥鳴叫的反舌鳥,卻因感應到了陰氣的出現而停止了鳴叫
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
芒種忙種,始于希望
收獲喜悅與美好
在收獲幸福的同時,別忘了種下希望
從萌芽到成長,經歷風吹雨打
承蒙土地滋養灌溉結果,果子緩慢而堅定著成長
在深秋、開春,或未來的某一天,再次與幸福相見!
]]>